此处讲礼 来访请勿隐身 隐身者请回
崇尚有品质的原创 私人文字 盗用必究
月下遐想
连续下好几天的冻雨,终于雨歇了,早上阳光灿烂,特别是上天台看看,蓝天白云,碧空如洗,灰暗的心情也会变得心旷神怡了。晚上,天蓝如海,东北方向,常常是一轮满月一颗星,只是晚上倒寒风如刀,这一片街区多是旧宅大院,街上是水净河清,行人三五点人迹,稀落清冷。广州的冬夜,特别的静谧、安详。
看着天边 的一轮明月,静静的、冷冷地悬挂在天上,最近不是有嫦娥、玉免经历了三十八万公里的路登陆月球了吗!俄罗斯的火箭之父奥尔柯夫斯基说过:人类是生活在地球上,人类终将离开我们的摇篮的——地球。这是多么宏大的预言啊,闻之怦然心动,这才是一个科学家的心胸和情怀,为人类寻找新的出路。
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诗《嫦娥》: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沉,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这是李商隐的一种文学的想象,奥尔柯夫斯基却是科学的梦想。我却是更多习惯文学和传说的想法。我真想到月球去看看,很多的时候只能是想想,可正因为这种想想,汇成了人类的科学与人文的梦想。
欧阳自远院士说我们还要建立月球基地……可月亮昼夜温差是三百度,那真能住人吗?人类往月球居住,或移民的梦想如何实现?我只想,那一天,如果人类实现地外移民的话,世界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新的变化,当然这种变化也是多样、多元的,但有一点就是更多的人心会向往地外的,自然也有一些人,愿意是留在地球的。
记得当年有一俄国的科学家提出用核弹把月球打下来,他的理由是因为他研究人类的许多灾难都与月球有关……关于月亮,人们总有许多遐想和说法,现在人类正以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走近月球,研究月球,这是人类昂首天外,追溯人类和地球前世今生,一旦人类通过航天技术,真正实现移居外星,那么,人类将是一次巨大的飞跃。人类长大了,真不应该只生活在自己的摇篮里,该到地外看看风景了。
关于月亮和人类我有过一个说法,基于中国文学史上那么多的看月而思念故乡的文学作品,古代关于月亮的神话和传说,我认为人类的故乡是月球,可能因为月球的某一次大灾难,人类中有些人侥幸通过像诺亚方舟之类的工具,逃到了地球来了——当然,这是我个人的假说。关于月球也一直是我关注的领域,在我的藏书偏重些文史,但我也收藏一些关于人类和月亮的书。
就某个个体生命而言,生命的长度都不足以丈量、研究地外的宇宙,可人类却以生生不息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探测宇宙。 欧阳自远院士自信地说:中国不能止步于月球,那才40万公里,我们要去探测整个太阳系,我们中国应该飞得列远,还要去探测更遥远的金星、火星、木星,飞到几亿公里,上百亿公里……那时候,人类有留在地球的,有移民地外的,那时候人类的喜怒哀乐的交集,兴奋与纠结,对于今天的我们,真的无法有太多的想象了。
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人类自古是围绕太阳而转的,而月亮起来的时候,人类变得缓慢下来,在为生存而劳作、干活之余,多了许多的想法,比如:爱情、故乡、亲人、读书……与太阳的阳刚之美,月亮恰恰呈现的是阴柔之美,我喜欢这样的一句话:月光如水。如水之物,是上善之至,就是古人说的:上善若水。这就是我博客取名月色书香的个中理由了。
几天冻雨之后,广州的呈现一片蓝天白云,天净如洗。只是入夜之后,也够冻的,这几天的晚上,带上小旺在附近转悠,熟人见了说出来溜狗,我自己觉得一半是被狗溜了,也就是没有这狗我未必出来走走。可走在东山新河浦一带,有种广州少有的安静,因为天气寒冷,再就是这一带不少是老宅大院,出来走动的人就不太多。一轮明月照在新河浦浓密的树荫之下,悠长的小路上,多了几分岁月的清幽,我心里多了一份沧桑。
说起月亮,自然会想起 苏东坡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名句,那是关于月亮挺优美的诗词。记得画家范曾曾写过一篇文章,写的一段感情往事——《和她共赴天涯》(见《范曾自述》)。光看题目就让人陶醉了,我以为这是范曾对苏轼词意的外延写法。我不知道关于老苏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有没有统一的说法,可我个人解读这婵娟既可以是月亮,也可以是美女。
此时,明月之下,树影婆娑,环顾左右,只有一条狗跟随我左右,难道这就是我的“婵娟”了……我赴的不是天涯,也许只是生命中的一种流浪吧。
2013-12-21 20-36
静华园
评论